400-881-2468

民俗学

民俗的定义、范围、分类、基本特征、起源、传播、功能等,涉及到民俗学的基本理论、观点、研究方法,以及民俗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区别。

1、本课程是贴近生活的、生动活泼的人文课程。民俗学学科理论与民俗事象是密不可分的,理论与实践相紧密结合的,因而本课程在设计中也要求学生在生活中、在田野中实践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,初步掌握田野调查的方法,例如每章都有要求学生的实践,并且给出了实践的步骤;
2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。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富有情感的人文课程,所以在课程设计中注重让学生去品味其中的民俗意趣与文化蕴藉,从而唤起对百姓生活关注和了解的渴望,在内心深处生发对自己家乡、乡民的文化认同与热爱的情感,从而爱国爱民不再抽象,高远的志向也就落到了实处;
3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。在本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中,运用了多种学习策略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,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、应用技术能力、自我约束能力、积极寻求帮助能力以及远程学习中人际沟通能力,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;
4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。让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之初,就全面地考虑课程的评价问题,注意形成性评价的考核,这里的形成性评价给了学生选择的余地,可以选择提交纸质作业也可以选择参加学习活动,总结性评价采用闭卷方式进行。
5、课程资源采用立体化课程包的设计。学生拥有印刷版教材、网络版课件以及光盘课件,同时在平台上享有各种学习支持服务以及学生与同伴、与教师交流的渠道。 

进入课程

课程信息

课程时长:60学时
课程负载:3学时每周
内容类型:视频 文档 随堂测验 讨论 课程活动
课程分类:文学分类

课程论述

课程简介   

    民俗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,主要研究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民间文化现象,探讨民俗事象形成和演变的规律。本课程的内容大 致包括民俗的定义、范围、分类、基本特征、起源、传播、功能等,涉及到民俗学的基本理论、观点、研究方法,以及民俗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区别。使学生能够了解这门学科的性质和学习的意义,初步掌握并正确评价诸如物质生产、物质生活、社会组织、岁时节日、人生礼仪、民间信仰、民间科技、民间口承文学、民间艺术等长期传承的民俗事象,能够发现这些民俗事象背后的文化积淀,并通过调查实践,学习有关“田野作业”的本领。

课程教材

万建中,《民间文学引论》,北京: 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6年。 
钟敬文,《民俗学概论》,上海:上海文艺出版社,1998年。 
《中国民间文化》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0年。

教学目标

掌握民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,并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,分析自己熟悉的民俗事象。从宏观上了解民俗特征、本质、形成、发展的规律及其社会功能,同时加深对民俗背后意义的理解,了解民间文化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,激发对民众生活的兴趣和热爱,强化"乡土"、"乡音"之情。

学前准备

应该有一些历史、宗教、民族、文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,尤其对自己所在地区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。注意观察和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。用已学过的民俗知识和理论去分析、解释身边的民俗事象。了解和掌握民俗学的一些基本问题:民俗的界定、范围、分类、功能、起源、传播,以及一些具体的民俗事象的演变情况等。

内容提纲

重点:
  在第一讲“什么是民俗学”和第二讲“民俗的本体特征“,主要了解民俗学学科的性质,发展历史;在第三讲”民俗的种类“,了解这门学科研究对象的范围、不同种类的特征、变异的规律及其对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;第四讲”民俗的文化地位”,重点理解民俗的存在形态;民俗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差异,民俗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差异和联系。第五讲“民俗的功能”,了解民俗是如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。第六讲“民俗的传承”,侧重理解民俗传播的方式、途径。第七讲“民俗的起源“,民俗形成的客观社会原因和主观因素,民俗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。

难点:
  理解民俗学学科的历史和现实意义,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客观现实要求。民俗这一社会文化生活习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,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。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的联系与区别。


分享: